1月9日(四)Carmel Carmel Village Swatow Christian siteJan 31 min readRated NaN out of 5 stars.面對魔鬼的攻擊,神吩咐我們以信心抵檔,懇求神幫助我願意與1-2位屬靈友伴真誠分享,彼此守望。提摩太後書 2:22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,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、信德、仁愛、和平。
1月5日(日)仰望神預備我們的心,深盼這四十日禱告之旅不單引領我們與神更親近,也幫助迦密家能一同更貼近神的心。 歷代志下 7:14 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,若是自卑、禱告,尋求我的面,轉離他們的惡行,我必從天上垂聽,赦免他們的罪,醫治他們的地。
1月7日(二)求主更新我的靈修生活,每日優先劃分時間聆聽主的說話,像馬利亞一樣選上最好的福分。 約翰福音 15:5 我是葡萄樹,你們是枝子。常在我裏面的,我也常在他裏面,這人就多結果子;因為離了我,你們就不能做甚麼。
提摩太後書 2:22
「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,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、信德、仁愛、和平。」
觀察
背景:
這節經文出自保羅寫給年輕同工提摩太的信。提摩太是以弗所教會的牧者,保羅在信中勸勉他如何作一個忠心的神僕,持守真道並活出敬虔的見證。
在提摩太後書 2章中,保羅提醒提摩太,要避免與人爭辯,專注於討神喜悅的事工,並在屬靈生命中追求成長。
重點詞語:
「逃避少年的私慾」:指年輕人容易被罪性的情欲或不成熟的追求所影響,包括物質的貪戀、情慾的誘惑、驕傲、自我中心等。
「清心禱告主的人」:指那些內心純潔,專心尋求神的人,他們在信仰上認真且願意與神同行。
「追求公義、信德、仁愛、和平」:這些是屬靈生命中應有的美德,表明基督徒在神面前和人群中應有的行為與品格。
上下文聯繫:
上文(提摩太後書 2:20-21)提到信徒要成為「貴重的器皿」,預備好被神使用;這節經文則進一步說明信徒需要遠離罪惡,積極追求屬靈美德。
下文(提摩太後書 2:23-25)則提醒提摩太避免愚拙的爭辯,並以溫柔對待那些與他意見不同的人。
解釋
逃避少年的私慾:
保羅勸提摩太要遠離容易捆綁年輕人的罪性誘惑,這提醒我們,面對試探時最明智的選擇是「逃避」,而非與罪妥協或試圖靠自己的力量對抗。
少年的私慾不僅僅是情慾,也包括驕傲、急躁、不成熟的行為和對世俗成功的過度追求。
與清心禱告主的人同行:
保羅強調信徒需要與那些追求清潔、敬虔生活的人同行,這樣的屬靈夥伴關係可以彼此扶持,幫助我們遠離罪惡並專注於神的道路。
追求屬靈美德:
公義:指行為與神的標準一致,活出正直與純潔。
信德:指對神的信靠,以及在信仰上的堅定與忠心。
仁愛:指基督徒愛人的心,體現對他人的憐憫與關懷。
和平:指與人和睦相處,避免爭執與紛爭,並促進合一與和諧。
這些美德不是自然產生的,而是需要信徒在基督裡刻意追求,並在聖靈的幫助下逐漸成長。
屬靈的選擇:
保羅指出,屬靈生命的成長需要雙重行動:逃避罪惡和追求美德。這不僅是一個消極防守的態度(逃避罪),更是一個積極進取的追求(活出美德)。
默想
我是否在逃避少年的私慾?
在我的生命中,有哪些罪性或不成熟的行為仍然影響我?我是否願意徹底遠離這些誘惑,選擇順服神的道路?
我的屬靈夥伴是誰?
我是否與那些清心禱告主的人同行?我的朋友和同伴是否幫助我更接近神,還是帶領我遠離神?
我是否在追求屬靈美德?
在我的日常生活中,我是否努力活出公義、信德、仁愛和和平?我的生活是否反映出基督的樣式?
我是否積極選擇屬靈道路?
我是否僅僅努力避免罪惡,還是積極追求神的國度和祂的公義?我是否願意讓聖靈引導我,不斷成長?
應用/行動
誠實面對自己的誘惑:
列出自己容易陷入的少年的私慾,並將這些掙扎交託給神,求祂幫助我遠離誘惑,賜我力量過聖潔的生活。
建立屬靈夥伴關係:
主動尋找屬靈成熟的朋友或導師,與他們一起禱告、讀經,並彼此鼓勵追求屬靈美德。
刻意追求屬靈美德:
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實踐公義、信德、仁愛和和平,例如:
公義:做誠實正直的選擇,即使不容易。
信德:在困難中堅持信靠神的應許。
仁愛:主動關心有需要的人,展現基督的愛。
和平:在衝突中選擇原諒與和解,而非爭吵。
每日禱告與神同行:
每天花時間禱告,求神光照我的生命,幫助我逃避罪惡,並塑造我活出祂的美德。
遠離帶來罪的環境:
如果某些環境或人群容易讓我陷入試探,主動選擇遠離,並用屬靈的習慣(如禱告、敬拜)來代替這些影響。
結語
提摩太後書 2:22 是一段充滿勸勉的經文,提醒我們要遠離罪惡,並積極追求屬靈的美德。作為基督徒,我們不僅要逃避少年的私慾,更要與清心禱告主的人同行,追求公義、信德、仁愛與和平。願我們每天選擇活在聖靈的引導下,成為神所喜悅的器皿,為祂的國度作美好的見證!
天父
請賜我信心,讓我相信,我的主必定會幫我處理解決問題。
天父,
只要在祢裡面,
心,才能安穩。
Amen